close

別以為只要傻傻地一直做就會得到高薪或爬到管理職,想要讓自己的職涯發展得更順利,及早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朝著目標前進,才能到達自己所想的目的地。

前兩次的月會主題都跟自我成長、學習比較有關係,這次的月會主題則比較不一樣,是跟職涯發展比較有關係的內容,這也是大多數的人會比較迷惘的部分。剛好這週一公司例行的全公司會議上,總經理也有稍微提到「要當躺平族?還是持續努力前進?」,雖然跟月會這個比較明確的主題比,議題範圍又再大一些,不過我覺得每個人還是都很值得好好思考這部分。(不過我想已經躺平的人應該也不會去思考這麼多XD)


20張超好笑【躺平】梗圖!快來看看網友們的搞笑創作!

本次月會主題
職涯的進階,該成為 Individual contributor 還是 eng manager?

本次月會流程

這次月會的流程大致上如下:
船長分享 > 中場Q&A > 航海士分享 > workshop > 船長結語


船長分享 - 重點摘要
453113
晉升的形式
說到晉升這件事,或者更攏統一點說「往上爬、往上成長」這件事,最常見的不外乎就是成為管理職、轉職、去海外工作。
對於我來說,其實從以前就一直沒有很想成為主管職,所以都只有在自己的當下的職務中,透過各種任務突破自己,讓自己獲得成就感,直到轉職前的最後一份工作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再向上突破更多了,才選擇轉換到工程師的跑道。


晉升的迷思
這個部分我覺得很有趣,因為真的很多都是大多數人對於「晉升」這兩個字的刻板印象。
- 時候到了就會升職?
「戲棚下站久了就是我的了」這句話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是站久了就是你的了,是不是該去思考這樣自然而然發生的結果,自己是否能有能力承擔及勝任。
- 管理者的錢比較多?
的確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管理者的錢會比較多,但是還是必須去思考「所以我是為了錢才想要成為管理職?還是我是覺得自己有能力改變現況才想成為管理職?」成為管理職也許薪水會變多,但是要負擔的責任也更大,自己是真的有能力去承擔嗎?如果只是為了想要有更高的薪水,是不是可以透過其他途徑達到?而不只是一昧地為了錢而成為主管職。
- 到老還是工程師會被淘汰?
很多人可能會擔心年紀大了可能就學不動新東西,比不過年輕人了。但是其實只要自己不是把不同的每一天活得像同一天一樣
,即使是年紀大的工程師,還是有他的價值,因為他過往累積的經驗是年輕一輩的人沒有的。其實不只工程師這個工作,其他種類的工作也是一樣的,因為時間累積的經驗,甚至是產業知識,並不是教課書上所可以學到的東西。但是回過頭來思考,如何讓自己能因為年紀而成為職場上更有價值的人才,也是需要自己努力的課題。
- 能不能只寫程式就好?
這應該也是大多數工程師的疑問吧!當然可以只寫程式就好,但是如果要只寫程式就好,那就得想辦法讓自己程式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甚至是發展為專家等級,才不會被市場淘汰。


工程師職涯的兩個方向及方向別的差異
image
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兩個方向:
- individual contributor(IC)
專注在技術上,提供技術方面的領導和指導。

- engineering manager(EM)
不以技術為重點,以團隊資源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為主,負責帶領和管理一個或多個工程團隊。

我自己覺得這兩個方向都是在公司中,比資深還資深的身份,或者是說像普遍大眾理解的管理職身份,不過關注的點有點不同,IC會把心力放在技術為主,EM則偏向把心力放在人的關係上.

也因為如此,他們實際上要做的事情也一些差異。

IC需要做的事情
主要是技術的領導,以及系統、架構面的規劃,以及內部新手的指導,也需要確保公司專案的技術選擇能與公司的目標一致。另外,還需要對新技術保持一定的敏感度,要常常接收一些技術相關新知,也可能會有機會代表公司去外面參與一些研討會的分享。

EM需要做的事情
需要做的事情則是偏向於有效地領導團隊,讓團隊維持好的士氣及氛圍,還有維持團隊間有效的溝通,並且有能力解決團隊間的衝突。

如何選擇走哪個方向?
可以好好想想自己平常是不是對於寫程式有極大的興趣,甚至可以時時刻刻關注技術新知,也有能力與相關技術人員討論各種技術相關的話題。如果自己是偏向這樣的人,就很適合往IC的方向前進。如果覺得自己無法成為IC,並沒有對寫程式有如此大的熱情,那及早培養自己往EM的方向發展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我自己是覺得雖然技術很難學得完,也有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導致學習能力降低,而造成學不動的狀況,但其實處理人與人的問題才是最困難的,船長也有提到「EM的能力更需要刻意練習」。所以說如果問我現在想往哪個方向發展,老實說我先在還是想要先往IC的方向前進,雖然自己連senior階段都還沒走到,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更想先專注在技術能力上。


EM在市場的可能性 - 台灣需要更多好的 engineering manager
船長有提到很多外商來到台灣第一個找的就是EM這個角色,雖然剛開始聽到有點驚訝,但後來仔細想想其實好像也是不意外的事情。因為技術可以你學我,我學你,但是管理的方式,可是學不來的。在這個環節中,也有提到一點不管誰聽到都會狂點頭的內容,就是「很多職場鬼故事,其實缺的就是 EM」。不管是在軟體產業,還是傳統產業管理者會不會管理真的都是一個讓公司是成是敗的關鍵。當然要成為一位優秀管理者的難度也不亞於成為一位技術大大,這部分用我過往好幾份工作中遇到的主管的管理能力來看就足以證明,因為目前讓我覺得最合格的只有一位,就是我現在的主管。雖然我不太知道對於公司而言,他的定位算不算是大眾所認知的EM,不過在對外的要資源,還有擋掉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以及內部的資源協調,掌握整體工作進度的部分都做得很好,而且要跟他聊技術,討論技術也不會卡卡。也很有說話的藝術,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法把過頭的需求推掉,所以是我覺得自己在這間公司可以好好學習的典範。


中場Q&A時間
這裡挑幾個自己在中場問答時間比較有感的問答內容:

- EM的技術程度至少要到達怎麼樣的水準?
EM不是主導技術的人,是管理整個團隊的人,所以EM的技術能力並不需要像IC一樣強,只需要有在IC說明過後,有辦法理解IC說的技術內容是什麼的能力就可以了,不過這也代表EM還是只少需要一定的技術底子。像是船長有提到很多人在學前端的時候,都會很急於學很多框架,但是最重要的並不是會很多種,而是深入理解其中一種底層的原理,背後使用這個技術的原因。當自己有能力去跟別人聊這部分的內容時,其實也代表自己已經有足以成為EM的技術力了,差的只是有沒有IC可以聊這些。


- One on One可以聊什麼?
可以和主管對齊自己的績效和工作目標,甚至可以反問主管過去這段期間自己做得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可以調整的。如果自己想要升遷,或未來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也可以問主管如果我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我還可以做什麼。如果主管知道自己有這個意願想要往某個方向發展的話,當有這個機會來時,就很有可能會先找自己去試試看。
這部分我還算滿幸運的,因為現在公司的1:1面談的目標就是在對齊自己認定自己的表現以及主管認為我自己的表現如何,雖然一個月進行一次感覺也算很頻繁,但是偶爾有一些目標想前進的方向時,也是一個可以向主管表達自己意願的時機點。

- 面試EM時,
會問應徵者什麼問題?
會問一些帶人、培育人的經驗,或是問他one on one或面試人的時候都怎麼進行,也會給一些情境題,像是如果我們資源有限,遇到棘手的問題會怎麼做?或是兩個IC吵架會怎麼做?至於技術問題的話,比較多會問之前解決的問題裡面的商業價值及技術選擇是什麼?還有有沒有協助收拾一個失敗的技術選擇的經驗等...這類也偏向實際經驗的問題。


航海士為主的經驗分享
這個分享是這次船長在月會前一天請航海士準備分享的主題,也有開放水手自願上台分享。
請航海士分享的內容是「在過去職業生涯當中,對於轉職、升遷,你覺得做過最有幫助的兩件事情是什麼?」

這裡也摘要幾個我聽到覺得是重點的部分:
- 不要只是把事情完成,還要有意識地思考底層原因、原理
如果只是把事情做完,沒有去注意過程,就無法把這次的經驗帶到下一次的情境,也就等於沒有真正從實物中獲得經驗。
我其實算是一個偏懶惰且個性急的人,所以偶爾在處理事情時,如果沒有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就很容易忽略掉這個部分,但我自己也有深深體悟到這是自己成長明顯卡關的原因之一,所以最近也持續在改善這個部分.

- 嘗試去模仿、觀察別人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模仿別人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學習的道路上,模仿別人卻會對自己的成長有幫助,所以適時地去看前輩寫的程式碼,並且了解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甚至是自己重新做一次,其實可以讓自己很有收穫。除了模仿以外,觀察別人怎麼做和了解別人為什麼要這麼做也很重要。
另外,還可以從中了解為什麼這位前輩受人信賴,這些觀察反思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吸取前輩們的經驗。
- 學習如何問問題
學習如何問問題對自己有多大幫助的這部分我想身為工程師的人應該都很有感覺,但其實不只是工程師,任何人應該都要有知道如何問問題的能力,我自己認爲這樣才算表示自己有一定的溝通能力。

- 了解自己、觀察自己適合什麼?缺少什麼?
了解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大多數的人都會不小心忽略到這點。如果做什麼事情都只是跟風,沒有依照自己真的適合的方式或想要的方向前進,那也就很難追求自己想要的職涯,所以適時地提下腳步來思考很重要!這讓我想到之前有些網友知道我是轉職的人,有稍微找我聊關於轉職工程師的事情,或是在擔任AC助教時,有遇到一些想轉職的同學,有些人都還沒有很明確地知道自己要什麼或者是為什麼要轉職,大多數都只是因為工程師薪水跟高、工程師聽起來很厲害、我身邊的人說轉職成工程師很不錯等...但卻沒有回過頭來想想看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或是自己是不是能只因為「薪水高」的誘因而持續一直學習技術下去。如果沒有好好了解自己要什麼,那不論要轉職或是要升職,都會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 爭取職場上的正向曝光度
這個部分我想大多數的人應該都知道,這的確是一個對於升遷有很大助力的一件事,但我覺得能不能做到這件
事情其實跟個性有很大的關係。突然想到好幾年前,我畢業後的第二份工作的主管也曾經對我說「不要只是埋頭苦幹的做,要想辦法讓主管知道你在做什麼和做了什麼」。雖然我知道這件事情很重要,但是對於偏向內向的我來說,積極爭取曝光的發展方式其實很不適合我,但是自己也還是有聽進去啦!所以到現在的自己其實也比較能用一些不要太直接或強烈的方式來呈現自己,可能是有意無意地透露出自己想做什麼,在職場中默默散發出一些比較正面的特質,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有我想達到的效果。如果是內向的人,不妨也可以試試這樣的方式。

這邊也分享我自己的經驗。
(其實本來打算上台分享,但是大家都比我優秀,就覺得好像沒有必要特別上台分享。會在這裡留下一點紀錄,只是覺得也許正在轉職道路上徬徨無助的有緣人會看到這篇文章XD)
關於「
在過去職業生涯當中,對於轉職、升遷,你覺得做過最有幫助的兩件事情是什麼?」,我自己覺得的兩件事是「不輕易放棄 」、「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聽起來好像是在說「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的廢話,但這樣心理層面的調適的確對我自己有很大的幫助。跟很多轉職成功者相比,我並沒有很強大的學歷背景,雖然這好像不是很重要,但正常來說的話,只要是台、清、交、政等國立大學畢業的學生都會比較聰明,所以以這個基準點來看的話,我並不是什麼特別聰明的人,再來自己是文科背景,所以邏輯數理能力非常差,以前高中什麼科目都可以不補習,就只有數學無法不補習那種。另外,自己不是什麼年紀輕輕就踏上轉職之路,而是已經變成老妹了才嘗試轉職XD。但最後還是完成第一階段的目標成為一位前端工程師了,主要就是因為我沒有遇到困難就放棄,也不斷地用一些方式擺正自己的心態,例如:當遇到一個卡很久的挫折感到很低落時,就先用轉換去做另一件能讓自己恢復自信的事情,再回到卡關的地方重新開始。當然現在的我跟航海士們,還有公司內部的資深同事們相比,還有一大段差距,但我仍然持續地在往前努力中。
最後分享一句我們公司總經理這週早會提醒大家的話「人生的結果大家都差不多,不是火葬,就是土葬,最近還有一種新的方式是海葬。但如果你把人生的每一天都過得像同一天,就無法擁有過程豐富的人生」

Workshop - 分享自己在IC或EM的發展道路上預計要有哪兩個Action
453109
在這個環節大家未來想要前進的目標都不同,而我自己則是想要先專注在IC上。因為我覺得自己的技術力還沒到一定的程度,還需要花更多力氣在這部分上。目前段期間想先完成的目標就是完成鐵人賽,以及發起公司內UI的重構。這兩個目標看起來可能難度好像普普,不過我相信完成之後,應該會有不少收穫。(其實最近已經在為了鐵人賽做一些提前的閱讀和學習,正在努力殺死腦細胞中(?))

我的Action
在這次的月會後,我的Action除了努力完成接下來的鐵人賽外,還有一個更長期的行動就是「有意識地去觀察自己到底是適合IC和EM」,再給自己一點時間,找出更合適的方向。


感想總結
這次的月會最大的感受就是提醒我該好好思考未來的方向了,雖然我自己知道這個問題好難,但的確也很擔心會不會自己以後還是只是這樣。不過除了IC及EM這兩條路的發展方向外,我也不想給自己設限太多,除了這兩條路外,我也不排除自己以後又會再次往不同的領域發展。不管是走上哪一條路,往哪一個方向,只要隨時注意自己的感受,好好過日子,及早對自我有覺察及了解,我想做出了什麼樣的決定,或是往哪個方向發展,都會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arrow
arrow

    文科少女寫程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