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了完成身為蔡依林粉絲的巨作(?)
好一陣子沒寫文章了,深深覺得不妙,所以趕快寫一篇壓壓驚~~
(謎之音:你明明就是又被考倒了吧!!)
不管啦,就是該會的東西,沒有好好記下來,
所以好好地寫一篇筆記文吧~~~
什麼是Vue Router?
Vue Router是由前端實作的路由,所以有了它,就可以透過前端操控路由,打造一個前端SPA。
以前路由都會先經過網路,並透過後端伺服器,進行請求回應的動作,最後才能顯示這個路由指定的頁面,
但是透過Vue Router,就不一定需要網路,也能渲染這個路由指定的頁面。
使用Vue Router時,當變更路由,會進行以下的流程:
啟動Vue Router=>更改網址=>載入對應的component=>渲染顯示頁面
但是當有讀取、修改、新增資料的動作時,就需要進一步透過網路,向後端伺服器發送請求(也就是API的部分了)
Vue Router使用的起手式
對Vue Routerr有個大致上的理解後,再來進一步看看要怎麼使用吧!
當你已經開了一個vue專案後,可以透過以下指令安裝Vue Router
vue add router
在安裝的過程中,會出現是否選擇History Mode的選項。
若選擇否,則會使用Hash Mode。
這兩種模式的差異,等等再來看,建議先選擇Hash Mode。
順利安裝完畢後,還可以發現到幾個不同的地方
1. 連結多了#符號
==>
2. 專案裡多了幾個資料夾,分別是router、views
router資料夾:裡面的index.js檔案,主要作用是設定路由。
views資料夾:擺放可以被index.js使用的頁面元件。通常一個路由會對到一個views裡面的component。
如何設定路由?
想要設定路由,可以從router資料夾裡面的index.js進行設定。
將這個檔案打開後,可以看到以下的這些內容。
在routes陣列裡面,可以設定路由,而設定的方法就是寫下path(網址)、name(路由名稱)、component(對應到的元件名稱)。
而App.vue這個檔案中的<router-veiw/>也就是透過view-router渲染之元件所顯示的位置。
router-link的用途則是與<a herf="">標籤有點相似,但是是透過View Router去尋找對應連結。
Hash Mode 和 History Mode
1. Hash Mode
使用Hash Mode時,當連結有變動,會觸發onhashchange事件,
vue就會渲染對應的component。
在這個模式下,瀏覽器會向根目錄發出請求,再透過#分辨不同的路由,且不會重新載入。
且每當改變#後面的部分時,都會在瀏覽器的訪問歷史中增加紀錄,
就可以透過上一頁的按鈕,重返上一頁。
2. History Mode
使用History Mode時,雖然網址不會顯示#符號,看起來是常見的網址,
但若未和進行伺服器或CDN的設定,在對外佈署後,
就會發生手動變更網址,或是重整頁面時,連到404的錯誤頁面。
為什麼會發生這個狀況?
因為用前端框架做出來的SPA網頁只有首頁,其他頁面則是需要透過JavaScript動態渲染。
但是要拿到JavaScript的內容,就必須從首頁開始載入。可是在History Mode下,是透過Vue幫我們設定好的開發環境,再以window.history.pushState()來實現新增歷史紀錄,以及不會重載的效果。由於使用到的是HTML5 historyAPI,會觸發HTTP請求,造成脫離Vue的開發環境。因此在這個情況下,如果沒做額外的設定的話(例如在server有相對應的path設定),就會發生這樣的問題。
Vue Router就重新複習到這裡了,
下次再來看點其他的東西。
先掰餔啦!!!
留言列表